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
生在廣東,自幼無湯不歡。
早在史書里就有記載:“嶺南之地,暑濕所居。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效,故飲食中不可無湯”。因此,幾乎每個廣東女子都有自己的煲湯絕活。
不同的時令,廣東人喜歡煲不同的湯,或養胃、或去濕、或下火,夏季的冬瓜盅、冬季的茶樹菇排骨湯,不同的湯料能煲出不同口味的湯。
而最好喝的,大概就是出自媽媽手里的湯。因為在漫漫的熬湯過程里,她把自己所有的溫情都融進了濃稠的湯里,這湯不僅暖胃,還暖心,還讓人一不小心就戒不掉了。
——深夜君
- 正文 -
好湯的定義,并不在于所用食材有多么的昂貴。一盅好湯,它的價值更多在于熬制湯品時所傾注的時間與心思。
***
有什么比一碗湯暖心?
在家的時候,媽媽就常說,吃飯要佐湯,這是平日飲食的必需。她總是會變著花樣為我們一家人煲各種各樣的湯,在她看來,喝湯也是一種情調,一種享受,是平淡而又寫意的生活小細節。
也有將近半年之久沒有回家了,隨著天氣的日漸轉涼,我更加迫切地渴望能喝上媽媽親手煲的愛心暖湯。問這世間,有什么能比喝上一盅熱氣騰騰的愛心湯更能感到家的溫暖呢?
***
媽媽的茶樹菇排骨湯
媽媽是個巧婦,在她的廚房里,任何食材都能發揮出最完美的味道。但我最想念的是媽媽煲的茶樹菇排骨湯。
媽媽煲湯的時候,我最喜歡圍在她身邊打下手。我把曬干了的茶樹菇用溫水浸泡,稍軟之后剪去老根備用。
媽媽則將從菜市場里精挑細選買回來的排骨洗凈,放入鍋里的沸水中,待沸騰1~2分鐘后便可關火,撇凈浮沫,撈起。搭配少許去核紅棗及新鮮姜片,將所有準備好的食材放入煲中,倒入清水,沒過所有材料。用大火煲開后改用小火,隨后便是靜靜地等待。
等待是美好的,同時也是磨人的。聞著鍋里飄出的絲絲香氣,忍住不去揭蓋的沖動,看著時鐘滴滴答答地走,才終于等來了出鍋的時刻。
大約三、四個小時之后,每一樣食材的營養成分有效地溶解在了湯水中,而它們本身的味道也都滲入了湯里。揭開蓋子,裊裊蒸氣不停地往上冒,空氣中也氤氳著美妙的香氣,此時加入鹽簡單調味。
每次媽媽都會舀上滿滿的一大碗給我喝。排骨肉質軟糯,咬下又不乏酥爛的口感,隨即入口而化,帶著茶樹菇的清甜甘香。湯色呈現出清澈的棕褐色,且不油膩,湯汁牢牢鎖住了兩者融合的味道,濃郁鮮美,滋潤著味蕾,令人齒頰留香。
簡單的做法,平常的食材,卻能碰撞出獨特的口感,沒有奢華的外貌,卻有絕佳的味道。
***
冬日里的恩賜
記得去年媽媽托人買了一個電燉湯鍋,每天一早她就把從菜市場里買回來的煲湯材料準備得妥妥當當,放進電燉湯鍋,定時煲湯。待到媽媽中午下班回家,就能喝上煲好的湯了。
雖然使用電燉湯鍋既省時又方便快捷,但是媽媽一有空,還是會選擇自己親自煲湯,她說,自己花時間煲出來的湯總是比較有滋味。
如今的我,一個人在外,為了尋找一份合適的職業而努力奮斗著。受了委屈,承受著壓力,如果能在此時喝上一口媽媽親手煲的熱湯,過濾掉一天天沉淀下來的煩躁與疲憊,那便是冬天最大的恩賜了吧。
文 /?周小妞
圖片 / 500px、百度圖片、花瓣網
BGM /?Mariah Carey - Hero
▼點擊圖片,查看更多美食故事
你想與20萬吃貨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嗎?歡迎給我們投稿~投稿郵箱等待著你的故事:tougao@tonightfood.com(點擊原文獲得更多信息)
深夜談吃
你與吃的故事,講給世界聽
q群:344547537 | 暗號「深夜君開門」
▲長按掃碼關注
深夜談吃是覆蓋千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